环球看点!【新春走基层】天津“智慧港口”背后的“气象人”


(资料图)

央广网天津1月20日消息(记者周思杨 实习生王弘毅)安全与效益,是港口运行的两大关键词。春节将至,气温波动较大,寒潮、大雾、大风等天气对港口的生产与生活均存在着一定影响。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有一群默默无闻的“气象人”,他们以奉献精神和专业技术,承担起京津冀及三北地区海上门户“晴雨表”的重任,为天津港提供气象监测、港区小网格精细化预报、短临预报、中短期预报、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等服务,全面助力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

日前,记者来到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局,实地了解这些“守护者”的工作日常,探究“智慧气象”的神奇之处。

据悉,自2021年起,滨海新区气象局打造了基于行业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的监测物联网体系,并在原有自动站网布局的基础之上,重点在天津港港区新建8套自动站,实现了自动气象站自适应的多要素秒级观测,基于机器学习研发的港口能见度智能诊断系统更是大幅度提高了港口能见度的监测精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工程师向记者介绍智慧气象平台运行方式(央广网发 实习生王弘毅 摄)

2022年8月18日,滨海新区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根据天津港作业特殊需求,滨海新区气象局提前发布预警,天津港集团调度指挥中心据此做出防范部署,并依托智慧气象平台实时调整安全防范策略。强降水过后,滨海新区气象局及时解除了台风暴雨预警和雷雨大风预警,使得天津港内各作业单位在雨后第一时间恢复生产作业,极大地降低了港口内企业损失。

此外,滨海新区气象局还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开发新预报产品。2020年8月,天津港码头出现强风,由于当时缺乏高空风速测算方法,导致作业中的塔吊工人遭遇险情。事件发生后,天津市气象局立即着手研究解决方案。2022年,滨海新区气象局引进由天津市气象局自主研发的梯度风计算模型并投入使用,该模型可根据地面风速计算不同高度的风速和风压,切实保障了高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冬季天津港多出现寒潮、大雾、强风等极端天气,因此,滨海新区气象局还根据作业与货物性质,结合企业自身需求,为天津港集团下属38家公司提供了定制化预警服务,每年可为企业减少数千万元的损失。

现如今,这些“守护者”与智慧气象也正共同驱动着这座港口向着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迈进,让未来值得期待。

工作人员对气象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央广网发 天津市气象局供图)

关键词: 滨海新区 天津市气象局 进行维护